培训资料下载中心
在线调研中心

  • 胡爱荣
    宁波肝病医院
    “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!”
  • 郑小庆
    宁波肝病医院
    “尽自己所能,让自己满意!”
  • 谭俊
    宁波肝病医院
    “年轻没有失败,只要亮出风采!“
  • 李建芳
    宁波肝病医院
    “人之所以能,是相信能!“
  • 李明
    南昌大学附一医院
    “爱拼才会赢!”
  • 钟渊斌
    南昌大学附一医院
    “只要有斗志,不怕没战场。”
  • 张文峰
    南昌大学附一医院
    “自古成功在尝试。”
  • 高海兵
    福州传染病医院
  • 张元芬
    福州传染病医院
  • 郑玲
    福州传染病医院
  • 黄祖雄
    福州传染病医院
  • 陈洁
    福建175 医院
  • 陈雪婉
    福建175 医院
  • 徐成润
    福建175 医院
  • 何芳
 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
  • 刘凯
 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
  • 卢家桀
 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
  • 王丽春
 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
  • 张琼
   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
  • 朱丽
   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
  • 张鸿
   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
  • 王莉妮
   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
       

培训资料当前位置:首页知识传递 > 培训资料 >

把握初治放眼全局:关于慢性乙肝治疗成本的思考

来源: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作者:翁心华 时间:2009-06-12 点击: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流行病学数据,在世界范围内约20 亿人有感染过乙肝病毒(HBV)的证据,其中3 亿~4 亿为慢性HBV 感染者,据估计每年约有60 万HBV感染者死于肝硬化或肝细胞癌。约75%的HBV 感染者分布在亚太地区各国家。因此,乙型肝炎已成为亚太地区一个严重影响健康和增加经济负担的疾病。

在亚太地区,临床医生在确定抗HBV 治疗方案时,常常会考虑患者的经济负担,那么,如何更加客观、全面地进行评价是非常关键的。

整体客观地认识乙肝治疗中的经济学评价

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经济学评价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:成本、有效性、价值判断。首先,成本包括直接成本、间接成本和无形的成本。直接成本包括医药成本和非医药成本(如交通费);间接成本指在控制疾病发展中其他的花费;无形的成本则指患者本身忍受的痛苦等。

其次,有效性指药物疗效(试验数据所体现)与临床实践中的实际效果,可通过统计生存率、预防疾病发生癌变等检测获得,还要考虑一些不确定因素。

最后,价值判定是指药物的成本不应该被分离地评价,而应该结合该药所带来的长期临床获益进行评价。

因此,医生、医药费支付者、患者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是一项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益,而这常取决于评判者的观点和他所引用的资料(表1)。

具体到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,其经济学评价受治疗复杂性的影响。慢性乙肝治疗的复杂是由疾病本身的复杂性所致,当医生面对一例慢性乙肝患者时,他必须考虑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水平、HBVDNA水平、是否存在肝硬化及其他疾病、是否应先进行肝组织学活检,然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治疗、是否延长疗程的决策,以尽量避免引起耐药以及发生耐药后再进行“挽救”等。

综上可见,评价慢性乙肝治疗成本,必须关注整体治疗费用,即关注从患者就诊到真正控制病毒复制这一全局的花费,单纯从局部来看是片面的。

初治方案直接影响治疗成本

众所周知,慢性乙肝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预防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、肝衰竭及肝癌。事实上,慢性乙肝的治疗成本确实是随肝脏疾病加重而增高,所以,控制慢性乙肝的治疗成本,与其治疗最终目标是一致的。

为了使慢性乙肝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, 治疗药物应具有的特点有:① 强效病毒抑制,降低病毒复制至尽可能的最低水平并长期维持这一水平;②具有高基因屏障,可有效避免耐药发生。

基于这种选择是因为:病毒在复制过程中,会出现病毒突变株,其中一些耐药株在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被选择出来。当药物抑制病毒完全时,一方面药物敏感株被最大限度地抑制,另一方面,病毒突变株产生的可能很小,因此耐药株被选择出来的可能性降至最低。当抑制病毒不完全时,病毒还在复制使耐药突变的可能性增加。

在治疗过程,一旦发生病毒耐药,患者一般接受加药或换药的治疗方案调整,延长治疗时间,同时增加了疾病监测成本,还增加了疾病进展的风险。并且,发生病毒耐药后通常会出现病毒学突破、ALT 上升或ALT 复燃,进而使肝脏疾病进展,有可能发生肝脏功能失代偿或肝细胞癌,且耐药变异可能长期存在,这限制了后续治疗的选择,导致后续治疗方案更加昂贵。

因此,从整体来看,在治疗之初,不考虑耐药而选择价格便宜的药物,是不完全符合治疗经济学评价原则的。

在选择抗HBV 治疗方案时,首先应考虑采用强效抑制病毒的药物,使病毒复制降至极低水平,从而避免病毒耐药变异。其次,应考虑具有高基因屏障的药物,不仅可达到最大程度病毒复制抑制,使耐药发生降至最低,还可避免病毒抑制不完全导致耐药变异株被选择出来。

尽可能减少病毒耐药的发生,这样才可最大程度地得到抗病毒治疗的获益。比较选择核苷类药物进行抗HBV 初治的效果,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者的基因型耐药发生率远低于拉米夫定、阿德福韦和替比夫定,随访至第5 年,其累计耐药发生率仍仅1.2%(图1)。

发生病毒耐药势必增加经济成本

一项在4个亚洲国家或地区进行的调查性研究中,研究者对575位随机选择的肝病学家采用预先设计的问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,以评价耐药管理及其对乙肝治疗费用的影响。结果显示,对于已发生耐药的患者,其第一年耐药导致的不包括药费的直接医药成本(门诊及住院的实验室检测费、专家门诊费等)就在329~709 美元之间(图2),这表明,一旦发生耐药,即使不包括药物成本,管理耐药也很昂贵。

最新评论共有 6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
发表评论
评论内容:不能超过250字,需审核,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。
用户名: